星期一, 十月 01, 2007

这篇文章是大概一年前的一个闲来无事的晚上写的,今天翻google doc时发现了,尽管有些地方很傻甚至有谬误,但放了这么久还是要贴出来晒晒太阳的。

几个月前,《TIME》曾用“我们是否连线过度”作过标题,在这里,我的标题直接回答了这个问题:我已连线过度,在这“歪脖2.0“的春风吹拂下,我的脖子是有点歪了(计算机前坐得久了)
这里先说说我的web2.0之旅。
我接触到的第一个可以算是web2.0的网站是豆瓣,那时我在读高三,一周去个两三次,因为曾经立誓不在网上公共场所发表主观言论,所以豆瓣让我觉得最爽的地方并不是“找到志同道合的朋友和与别人分享观点“,而是能扩展我的视野,让信息闭塞的我看到以前没看到的书和碟,比较大的收获之一就是知道了阿莫多瓦尔,其他还有许许多多。如果那时你问我什么是web2.0,我会很正经的告诉你:web2.0是让每个人既是信息的接受者,同时也是信息的产生着。不过豆瓣也还有很多不足,仅从个人感觉来说,豆瓣并没有达到让我“几天不去就吃不下睡不香”的地步。在吸引用户这点上并没有做到很好,现在吸引点只有一个,就是猎奇猎新
终于,高考结束了,我被放了出来。但之后还是度过了一个多月不能上网的日子,当我 reloaded后,情况变得有点一发不可收拾。先是对付blog,大概用了我两天的时间,大致过程是先了解。因为blog出来已久,在这语言暴力横行的时代想不了解都难,所以了解这一关我就很快过了。接着就是实践了,先申请了一个小试牛刀,度过了一段边实践边失败的时间,之后转变为边失败边实践,终于摸索出了一点门道,然后就是找个好的blog托管商,因此我就用了一个下午在各大blog托管网站都申请了blog,当时用下觉得blogbus比较顺手,但是因为它有收费服务项目,所以一定要让免费用户不爽来使付费上帝感到爽(典型的博弈论),对免费用户有些吝啬,站点也不是很稳定,更新有点慢,最让我下决心放弃它的原因是居然不能显示我的flickr badge, 所以现在在尝试donews的blog。(补记:最终还是投靠了blogger,而且上网越久越觉得当初选择的正确性,blogger能和我喜欢的大部分网站,如flickr、还有一切google的元件(blogger本身就属于google旗下的嘛)实现无缝连接,其版面也非常友好,模板修改的自由度也大,我这样的新手也能DIY出有自己特色的模板)关于blog,我只能算是个新手,也就说到这
……(当时就写到这)

1 条评论:

Denise 说...

Jenny.... Jenny Jenny!!!

I miss you so much and want to make a internet call to you over de weekend! really homesick now...

Kiss you and hope everything's going well there.